番石榴 |
名稱 : | 番石榴 |
別稱 : | 藍拔、芭樂(台灣)、雞矢果、拔子、番稔、番桃樹、緬桃 |
分佈 : | 熱帶及亞熱帶的平野及低海拔山區,生於原野、村邊、溪旁、林緣等地。 在福建、台灣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和雲南等省區均有分布或栽培。 |
分類 : | 桃金娘科,番石榴屬 |
品種 : | 番石榴屬約有150多個種,除番石榴外還有許多果實可供食用的種類 |
型態 : |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10公尺。樹皮鱗片狀脫落;小枝四稜形。單葉對生,葉柄甚短,長約4毫米;葉片矩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革質,厚而粗糙,長5~12cm,寬2.5~4cm,先端短尖或鈍,基部寬楔形或鈍圓,全緣,羽狀脈明顯,下面密被白色柔毛。漿果球形或梨狀卵圓形,頂端冠以宿萼,熟後淡黃色或淺紅色,表面光滑,果肉白色或胭脂紅色;種子多數。石榴果多成葫蘆形,果圓肉厚,青色或淺黃色 。 |
用途 : | 它的葉片可以當茶喝,果皮可治糖尿病。喜愛熱帶水果的人對它一定不陌生,在非洲它的醫療功效早已聲名遠播,在太平洋島嶼的婦女們利用番石榴的果肉,來做為臉部與身體的乳液。番石榴含多種豐富的營養素 (醣類、維他命、礦物質等等),使它具有潤澤、賦活與保護肌膚的能力。 |
花期 : | 夏季開花 |
日照 : | 適宜熱帶氣候,怕霜凍,一般溫度-1℃至-2℃時,幼樹即會凍死。適宜生長溫度夏季平均溫度需在15℃以上。 |
施肥 : | 對土壤要求不嚴,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、粘壤土栽培生長較好。 |
繁殖 : | 用播種及扦插繁殖。 播種,當種子成熟採下後立即播種,撒播或條播,經2~4周出苗,待苗高3~4寸移植一次,如生長良好,播種後一年即可定植。 扦插繁殖,每年2~4月,剪取健壯充實枝條,長約1尺,插入土中,深度為枝長的一半。經常保持土壤濕潤,第二年清明前後即可定植。亦可採用根插法。 |
參考資料 網路植物園
全站熱搜